央行否認出征信新規:不良記錄保留期限仍為5年
上一條:李克強會見美國總統代表、商務部長普利茲克下一條:稅總要求進一步做好出口退稅工作
針對近日流傳的“還貸逾期等不良信用記錄保留時間由5年改為7年”的消息,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負責人表示,我國不良記錄保存的期限是5年。只要法律不修改,期限肯定不變。
本報訊(記者 程婕)近日,微信朋友圈流傳一則“還貸逾期等不良信用記錄保留時間由5年改為7年”的消息。對此傳言,央行征信中心黨委書記王曉明昨天對媒體表示,沒有所謂征信新規,個人信貸不良記錄保存期限仍為5年,“超過一天即為逾期”的說法也不太準確。
近日,有某地方股份制商業銀行通過微信公眾號發布消息稱,征信系統出臺新政策,不僅將不良記錄保存周期提升至7年,而且超過還款日一天就算逾期,連續三次逾期就會進入“黑名單”。這一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擔憂。
王曉明解釋說,《征信業管理條例》明確規定,我國不良記錄保存的期限是5年。只要法律不修改,期限肯定不變。至于逾期多少天會構成不良記錄,取決于商業銀行各自對風險的判斷程度,對貸款業務和信用卡業務的不良記錄認定又有所不同。有些銀行要求比較嚴格,信用卡逾期3至5天也作為不良記錄報送至征信系統。
王曉明提醒,個人在銀行信貸方面應嚴格履約,避免一時疏忽給自己留下信用污點。5年保留期是從還款之后才開始算,不要誤以為不良記錄5年后自動消失,因此欠的錢不必歸還。也不要認為還款后注銷卡片,不良記錄就會隨之消除。
某股份制商業銀行客服中心主管也表示,個人信用卡還款一般都有寬限期,持卡人超過期限1至3天的還款都不會計入逾期,但一定要及時與銀行信用卡中心進行溝通。

- 李克強會見美國總統代表、商務部長普利茲克
- 圖解:處“合理區間”的中國經濟有哪些亮點
- “雙11”定價商家玩貓膩 天貓被罰80萬元
- 宿遷發放首張“一企一碼”營業執照 在全國首創18位商事登
- 數千萬社保用戶信息或遭泄露
- 民生銀行一季度凈利增速為個位數 不良貸款率升至1.22%
- 降準后市場利率走低 銀行理財產品再度“失寵”
- P2P再掀融資潮 行業分化加劇
- 4月十大經濟熱詞發布 “亞投行創始成員國”居首
- 二季度經濟政策加碼穩增長 轉向總需求擴張
- 5月1日起出口退(免)稅不用提供紙質報關單
- 林毅夫: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如何施策
- 國務院:大力發展電商加快培育經濟新動力
- 江蘇小微企業一季度減稅15億 百萬企業受惠
- 讓納稅信用成為中小企業融資擔保
- 工信部:2017年底手機流量和寬帶資費大幅下降
發表于:2015.04.14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forum-hotel-berlin.com,版權歸鎮江百匯財務管理有限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