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利息抵個稅多重難題待解
上一條:從“供給側”看房地產“營改增”下一條:財政部: 2016年實施規模更大的減稅降費措施
房貸是不少工薪階層的主要支出,每個月少則幾百多則幾千元的利息,讓不少“房奴”壓力頗大,如果能在計稅工資前抵扣就可以減少個人所得稅。對此,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兩會上提出,未來新體系下房貸利息將可抵稅,令業內直呼“王炸”政策亮相。不過,稅改并不是一項小工程,涉及立法、分級稅收部門協調、匹配不同收入人群設計等難題,真正的“大考”還在后面。
樓繼偉在兩會上談到個稅改革時透露,今年將把綜合與分類相結合的個人所得稅法草案提交給全國人大審議。我國將轉向綜合個人所得稅體系,循序漸進地實施個稅新體系,新體系下房貸利息將可減稅。這意味著,在計征個人所得稅時,房貸產生的利息將作為稅前減除項扣除,對扣除后的收入部分可抵個人所得稅。
業內普遍認為這是一箭雙雕的“大招”。一方面,房貸者能得到實惠,每月實際收入提高,減輕了買房的壓力;另一方面,購房者對按揭貸款的需求增加,可加速去庫存,有利于解決目前商品房庫存高企和結構性過剩的問題。
房貸利率抵稅在高漲的呼聲中似乎有了眉目,不過,由于個稅改革十分復雜,業內預計年內很難落地。據了解,當前多數國家實行的是綜合稅制,而我國實行的是分類稅制,具體被分為11類。樓繼偉直言,綜合所得個稅改革很復雜,因為最終要把個人所得收入,即11項分類所得綜合在一起,然后再做一個工薪項下的扣除,屬于分類的一些專項扣除,這并非易事。
民建中央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馬光遠分析認為,這可能造成能買得起房的人享受抵扣個稅的好處,而買不起房的人卻還要繳更多的個稅。所以政策需要匹配不同收入人群。一位銀行信貸人士提出,如果選擇等額本金方式還款,每月所還利息不同,需要決策者考慮計算每月平均利息。

發表于:2016.03.11
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forum-hotel-berlin.com,版權歸鎮江百匯財務管理有限公司所有。